<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简介

心血管内科奠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历经以著名中医心血管疾病专家董晓初先生、阮士怡教授、张伯礼教授等为代表的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开拓进取,尤其经石学敏院士的高瞻远瞩、指点江山和新领导班子的悉心呵护、信任支持,学科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如今在毛静远主任的带领下使学科实力规模名列全国前茅。
  1981年,由阮士怡教授主持的“益气养阴法65l丸防治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荣获天津市科协优秀成果二等奖,是我院文革后第一批科研获奖项目。2002年3月20日,中医心血管学科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立为中医药重点学科协作建设单位。2002年6月,我院心血管内科学科带头人、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教授被国家人事部评为“科学技术突出人才”,被卫生部评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3年毛静远主任获年度天津市十五立功奖章。2005年12月,张伯礼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6年10月,“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医药领域项目招标中,现任心血管内科主任毛静远教授主持的“中医临床效应评价方法研究”项目中标立项。标志着我科在心血管病的中医药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2008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遴选结果公告,我科成为冠心病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单位。
  实力规模,全面发展
  心血管内科现拥有普通病床70张,CCU病床6张,床位使用率达98%以上。学科人才济济,现有医师28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6人,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9人,医学博士4人,医学硕士12人。门诊每天有十余位精通中西医的专家应诊,病房由三级医师组成立体诊疗集体,他们既有高超的中医诊疗技术,亦具有较高的西医诊疗水平,这里云集了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和老年病方面的专家团队,是国家级心血管临床药理基地,是院级和国家级重点学科心血管研究方向基地,是国内最大的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专科之一。
  心血管内科设有冠心病单元、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心脏生理检查室,心血管介入中心。拥有全新的C型臂X线心血管造影系统、中央心电监护设备。心脏生理检查室配备有先进的设备,开展12导联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RB)、倾斜床试验(用于晕厥诊断)、经食道心脏电生理检、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等心血管无创检查。我科始终保持心血管现代诊疗技术的先进性,近年已全面开展了心血管介入诊疗新技术,主要包括冠脉造影、心室造影、大血管造影、心室测压、右心导管检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支架植入、经皮肾动脉腔内成形术(PTRA)、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心内电生理检查、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等高新技术,为学科发展搭建起高技术平台。
  科学研究,特色创新
  心血管科历经半个世纪,经几代人的努力,研制了六五一丸、冠心宁、降脂软脉系列、新生脉散片、参麦口服液、粘脂饮、脉安宁、补肾抗衰片等十余种有效独特制剂,临床疗效显著,学科科研成果累累,获得20余项科研成果奖励。
  学科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在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肌炎、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高血压病、低血压病、高脂血症、高粘滞血症以及老年痴呆、肥胖等疾病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较高的水平,建立了多种疾病的中医、中西医结合、内外并治的立体特色治疗方法或方案,在临床上取得了卓著的效果,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在国内外均具有很大的影响。
展开

科室医生

(共24位)
查看更多>>
主攻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科疾病,心脑血管病,老年病,内科疑难杂症等。
老年病、心血管内科疾患的治疗。
心血管疾病、血管性痴呆(VD)、中风、高粘滞血症的诊断和治疗。
治疗主要疾病包括: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衰、心律失常、老年病等心血管疾病。
治疗冠心病、风心病、心功能不全、高血压、头痛、眩晕等疾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尤其在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心力衰竭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合满意的疗效,并且从事冠心病的介入诊断及治疗工作。
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高脂血症等的中西药物治疗,熟悉心血管病的心电图,运动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诊断等。
运用中西医结合手段治疗心血管系统常见病,尤其在心绞痛,特性心衰,病毒性心肌炎等病症的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常见病、尤其在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炎、高血压病、高血脂血症、脑供血不足等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心血管疾病的诊治颇有专长,如冠心病、风心病、心肌炎、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粘脂血症、动脉硬化等,临床疗效显著。
治疗老年内科疾病,对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心肌炎,风心病等具有独到的经验。
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律失常、风心病、高脂高粘血症、心肌炎、血管性头痛、失眠等疾病。
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病毒性心肌炎、高血压病、扩张性心肌病等病症的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治疗高血压病、冠心病、风心病、心衰、心律失常、房颤、房早、室早、窦慢/窦速、脑血管疾病、老年病及内科疑难杂症、高血脂病。
治疗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风心病、肺心病、心肌炎、心肌病、高血脂、高粘血症、心律失常等。
中西医结合手段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高血压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炎,心肌病等。

医院动态 更多>

中国针灸学会针灸临床服务模式经验研讨会在津隆重召开

 石学敏院士作报告 蒋健司长致辞 刘保延会长主持开幕式 马融院长致辞 吕建明主任医师作报告 会议现场2014年8月9日,“中国针灸学会针灸临床服务模式经验研讨暨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针灸推拿学术交流会”在天津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针灸学会主办,我院和天津市针灸学会共同承办。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司长蒋健、中国针灸学会会长刘保延、秘书长杨金生、天津市科协副主席白景美、学会部部长李刚、天津市医药学(协)会管理办公室主任熊智、天津市卫生局中医处处长陈子震、我院院长马融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刘保延会长主持开幕式。蒋健指出,针灸要发挥其作用,关键是突出优势特色,表达了政府对针灸事业发展的支持和期望,并强调探索针灸临床服务模式一定要坚持中医整体观。会上,石学敏院士做了“针灸品牌的多学科引领作用”的报告,介绍了我院针灸学科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模式,在“醒脑开窍”针刺法基础上,突出专病专技特色,发挥品牌效应,带动了儿科、推拿科、眼科、耳鼻喉科、风湿科、心身科、妇科、呼吸科等相关学科的发展。我院针灸特需吕建明主任医师介绍了以患者为中心多学科协作的多元文化医疗模式以及特需针灸病房涉外医疗服务体系的特色。随后,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易华、甘肃第二人民医院侯雅慧、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医研究所黄蜀、湖北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赵焰、陕西省中医院苏同生、北京中医医院王麟鹏、南京市中医院丁义江、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徐斌等专家发言,介绍各地的经验和做法。代表们就针灸临床服务模式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针灸在全科医疗、皮肤病、肛肠疾病、治未病等方面做了深入交流,总结和扩大了针灸医疗服务创新模式和医疗服务特色,分析和研讨了针灸学科临床服务在中医院、综合性医院等不同类型医院中存在的困难,并提出了针灸医师和针灸技师的准入门槛等问题。成功的经验表明,针灸服务模式的创新扩大了针灸适宜病症的临床应用,使门诊量逐渐增多,经济效益逐年增长。最后,刘保延做会议总结,他指出现有的针灸医疗模式限制了针灸的发展,但随着医学发展,以针灸为代表的非药物疗法必将成为未来医学的主流,因此,针灸临床工作者要抓住机遇,大胆尝试,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可行的服务模式,提高临床疗效,扩大服务范围。参加会议的还有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常务理事,以及来自全国北京、上海、黑龙江、吉林、湖北、江苏、甘肃、陕西、四川、辽宁、山东、安徽、河南、云南、广东等地医疗卫生系统医政管理人员,医疗机构中院长、针灸科主任、临床专业人员等共160人。与会代表还来到我院参观学习。此次会议的召开是落实党中央提出“用中国式方法解决医改这个世界性难题”的宏伟目标的重要一步,对进一步发挥针灸简、便、廉、验的优势,为患者提供良好服务,发挥针灸在中医医院、综合医院和基层社区服务等机构中的作用,为我国医疗卫生改革及迅速发展提供了有益经验。

我院召开2014年中期工作推动会

马融院长讲话吴宝新书记讲话会议现场会议现场2014年7月31日下午,我院召开了医院2014年中期工作推动会,会上张军平副院长宣读了我院《关于王建成等同志任职的决定》、《关于孟智宏等同志任职的决定》的干部聘任文件。马融院长从22个方面对上半年工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他指出,2014年上半年,我院坚持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核心,以社会需求、群众满意为标准,以加快发展为主线,以南院区开诊为契机,加紧落实年初制定的各项任务目标,在医疗、科研、教学、国际合作、人才储备、医院管理、对外宣传、新院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新的突破。上半年,医院门诊量完成134.76万人次,同比增长8.5%;收住院患者20243人,同比增加3.2%。临床大部分科室运行良好,11个科室经济增长在百万元以上,新引进的几位科室主任工作热情非常高,开展了多项手术治疗。上半年医院组织申报各级各类标书237项,较去年同期增长72.5%,质量也有明显提高;发表SCI论文6篇,最高影响因子17.2;新开药物临床试验50项,牵头项目达19项,参加项目31项,完成医疗器械10项,统计项目4项。另外,我院在与41家海外保险公司合作的基础上,与和睦家医院签署了合作协议,并开辟疑难病诊治专属通道,专家可赴患者所在国家诊疗,提高了医院和专家的国际知名度。南院区各项工程也紧锣密鼓的向前推进,各种设备设施验收调试进展顺利,近期门急诊将开诊运行。马院长针对上半年工作提出了四点问题与不足:一是部分科室管理存在惯性思维,缺乏开拓性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二是人力资源储备严重不足;三是手术科室上升空间较大;四是药占比调整不到位,药品的管理办法有待提高。并就下半年十项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一是充分研读医保政策,寻找经济增长点;二是抢抓机遇,转变观念,整合现有资源,提高工作量;三是整合部分科室,提高运营效益,探索新型管理机制改革;四是注重细节管理,实现“享受性”医疗服务;五是精细管理,科学决策,合理压缩药占比;六是整合资源,加快建设实验中心;七是不断完善科室评价体系,为效益工资分配改革做基础工作;八是做好建院6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九是加强南院区文化环境建设;十是进一步拓展“温馨大家庭”内容及内涵。马院长要求全院职工要适应发展、加快步伐,全身心投入到医院的建设中,要结合医院上半年工作总结的不足和经验教训,不断改进,不断进步。最后,吴宝新书记做了重要讲话,对医院领导干部提出了三点建议和要求:一、要集思广益、兼收并蓄,提高管理智慧。要牢固树立为民做事的宗旨;清醒认识工作成效的评价来自群众;结合医院权力体系制度建设,强化民主管理,开展依法治院;成立以专家为主的管理委员会。二、要充分认识改革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创新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时效。三、要强化责任意识,提高履行职责意识。要热爱责任,要在境界、胸怀、公心、爱心、情商、智商、智慧、学识、沟通等各方面加以修炼,要有更好、更快的追求,力争上游。吴书记要求各部门要认真理解此次会议精神,制定计划,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有所突破,圆满完成下半年工作任务。全体院领导、医院中层干部2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我院贾英杰主任受邀参加《好医生说健康》公益发售暨好医生爱心助残解困基金成立启动仪式

贾英杰教授在活动现场7月29日上午,天津市卫生计生委主办、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协办的《好医生说健康》公益发售暨好医生爱心助残解困基金成立启动仪式在天津图书大厦举行。我院肿瘤科贾英杰主任作为“好医生”代表参加了启动仪式,并现场为前来咨询的市民进行义诊和签售。《好医生说健康》一书由天津市好医生、好护士联合撰写,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传递健康知识,书中涵盖了防病治病、康复护理、就诊检查指导、节气养生等内容。同时,为了加强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我院已将购买的书籍放于病房内供广大患者免费借阅。贾英杰教授在义诊现场贾英杰教授在签名售书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驻村工作组工作纪实(十一)

驻村工作组自丹参种苗栽植工作完成后,始终保持着积极进取的态势,在强化丹参实验种植中期管理的同时,通过运用一系列规范化措施及相关举措,稳步推进造血功能项目朝着科学化方向发展。中医药大学专家指导考察完丹参实验种植工作后指出,“种苗栽植工作虽已完成,但这只是丹参种植工作中的一小步,更艰巨的工作主要是栽植后的管理工作”。驻村工作组根据专家的建议,因地制宜的建立并完善了一系列实验田种植管理措施,对实验田进行分区划片管理,根据丹参不同阶段的长势情况,综合运用除草、剪花、追肥、浇灌保墒等措施,强化丹参实验种植的中期管理。当前正值病虫害高发期,驻村工作组正在积极组织实验田管理人员,密切观察丹参长势情况,做好相关的预防工作,确保造血功能项目稳步向前发展。此外,在大学专家的协助下,与丹参实验种植相关的“中药资源普查及数据库建设项目”的立项工作也在积极动作之中,此项目在丹参实验种植工作中具有潜在的促进作用。目前,美丽乡村的建设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驻村工作组在稳步推进造血功能项目的同时,通过一系列相关的举措,巩固阶段成果,严防“四堆”现象回潮,并继续完善各类相关的工作方案预算及调研工作,为全面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种苗栽植种苗栽植中药专家查看秧苗情况查看秧苗长势初见规模的试验田

我院肿瘤科贾英杰主任当选中国抗癌协会第五届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候任主任委员聘书 近日,从在广州召开的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五届换届改选会议上获悉,我院肿瘤科贾英杰主任当选为中国抗癌协会第五届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并授予聘书。据了解,抗癌协会肿瘤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是由全国各大医院在中西医或中西医结合专业肿瘤治疗领域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专家、教授组成。贾英杰主任是全国唯一当选的候任主任委员。贾英杰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近30年,在中西医结合临床及晚期肿瘤患者研究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此次当选既是对他个人在肿瘤学学领域成绩的重要肯定,也是对我院肿瘤学科发展的重要肯定,对于进一步提升医院学科能力和学术水平,扩大医院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会议现场会议现场

我院“哈氏妇科工作室”成员参加妇科流派培训和交流

2014年7月14-18日,南京中医药大学举办了妇科流派暑期培训班,我院妇科“哈氏妇科工作室”成员张晗医师参加并在交流中发言,对哈氏妇科的历史沿革及发展状况做了详细介绍,阐述了哈氏妇科的主要学术思想及研究思路,特别强调了“痛经四治以通为顺”的独特理念以及其在实际临床应用中体现的价值,同时也提到了哈氏妇科“腹诊法”的创新思想,让其他学员们对于哈氏妇科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更深入的了解,使其对哈氏妇科学术主张的学习和接纳达到了新的高度,进一步拓展了哈氏妇科的受众面和影响力。

我院举办第29期全国“醒脑开窍”针刺法学习班

石学敏院士作讲座开幕式现场2014年7月22-26日,我院成功举办了第29期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醒脑开窍”针刺法学习班,我院名誉院长石学敏院士、院长马融教授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了开幕仪式并讲话。此次学习班共吸引了全国各地140余名学员参加,学员大多来自三级医院,此外还有部分来自基层社区医院和私人诊所,更有学员不辞辛苦专程从湖南、河南、山东等地来参加此次培训班。石学敏院士在百忙之余以“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的临床应用及基础研究”主题为大家做了精彩的第一讲。他阐述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中风单元的意义及针刺手法量学的重要性,强调早期介入“醒脑开窍”针法,醒脑开窍针法与丹芪偏瘫胶囊针药结合为石氏中风单元的核心,使学员们深刻认识到规范化、标准化针刺治疗中风病的重要意义。此外,李军、张春红主任医师分别讲授了“醒脑开窍针刺法的理论内涵”、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及刺络疗法等内容,将自己凝聚多年的临床经验及体会毫不保留的与大家分享交流。本次学习班同时进行了天津市继续医学教育项目“针刺治疗高血压病”的培训学习,王舒副院长做了“针刺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讲座,强调了针刺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再次向学员们指出了人迎穴降压的确切疗效;杜宇征主任“活血散风、调和肝脾”针刺法治疗高血压病的专题讲座总结了石学敏院士针刺治疗高血压病的经验,规范了针刺治疗高血压病操作手法,通过分享其临床实践经验为学员们更好的运用此法提供了参考。赵红主任以“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为专题,通过讲授临床实例,使学员们充分认识到早期明确诊断和干预中风后抑郁对中风后患者恢复的重要意义。针对中风临床基地建设、慢病行业专项任务,张春红、傅立新主任医师分别进行了“吞咽障碍的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中医综合治疗”专题培训,将针灸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痉挛性瘫痪的适宜技术推广到社区基层医院。张春红副部长还就大家关注的问题作了“醒脑开窍针刺法的临床应用”的讲座,总结了醒脑开窍针刺法在治疗中风病及其并发症、神志、精神疾患(如癔症、郁证、焦虑、神经衰弱等)、厥闭脱证(如休克、虚脱、中暑、癫痫等)、痛症(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各种脑病(小儿脑性瘫痪、老年性舞蹈病、烟雾病、进行性延髓麻痹、脑外伤、CO中毒等)及各种疑难杂症(术后尿潴留、颈性眩晕、发作性睡病、美尼尔氏综合症、突发性耳聋、顽固性呃逆、失嗅症、放射性口干症、Merge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以临床实例为参考,使学员们深刻认识到醒脑开窍针刺法的广泛应用和效果。本次学习班中,基层社区、私人诊所及外地学员不断增多,学员学习热情高昂,上课认真听讲,不断总结提问;课下老师与学员互相交流,学术氛围浓厚;临床见习时,积极跟随带教老师进行观摩实践,并互相沟通交流,总结经验。课程结束前,学员们都参加了考核,并认真负责地参与了问卷调查,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意见。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学习,受益匪浅,希望此类技术能不断的推广到基层,让更多的患者获益。学习班现场学习班现场学习班合影

我院援疆干部高宏同志荣获和田地区人民医院“优秀共产党员”、“民族团结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高宏同志在表彰大会现场(左起第四位)我院骨伤科副主任医师高宏同志作为天津市第八批援疆干部于今年2月赴新疆和田地区人民医院工作。援疆期间,高宏同志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克服困难条件,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积极为当地患者解决医疗方面实际问题,表现出我院医务人员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奉献精神。日前,高宏同志被和田地区人民医院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同时,他还荣获该院2014年度“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称号。荣誉证书荣誉证书

健康问答 更多>

专家科普 更多>

糖尿病人能吃豆类吗

糖尿病人可以适量食用豆类。豆类富含膳食纤维和优质植物蛋白,升糖指数较低,有助于稳定血糖。豆类对糖尿病患者的益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膳食纤维能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速度,避免餐后血糖剧烈波动。植物蛋白可替代部分动物蛋白摄入,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取。豆类中丰富的镁、锌等微量元素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常见适宜食用的豆类包括黄豆、黑豆、鹰嘴豆等,建议每日摄入量控制在50...
李爱国
李爱国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糖尿病能喝银耳汤吗

糖尿病患者可以适量喝银耳汤。银耳汤本身糖分较低,且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延缓血糖的上升,但需注意控制糖的添加量。银耳是一种低热量、高纤维的食材,含有丰富的多糖类物质,能够增强免疫力,同时其膳食纤维有助于延缓食物在肠道中的吸收速度,从而帮助稳定血糖。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适量食用银耳汤是有益的,但需要注意制作过程中不要添加过多的糖分,尤其是精制糖。可以选择使用代糖...
李爱国
李爱国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产后糖尿病能治愈吗

产后糖尿病多数情况下可以治愈。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和医学管理,多数患者在产后6-12周血糖水平可恢复正常。一、产后糖尿病的分期与治愈条件:产后糖尿病分为暂时性和持续性两种类型。暂时性产后糖尿病与妊娠期激素变化相关,随着胎盘娩出,胰岛素抵抗逐渐改善,约80%患者血糖可在产后自然恢复。持续性产后糖尿病可能存在孕前未发现的糖代谢异常,需长期管理。治愈率与患者体质指数、...
李爱国
李爱国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喝可乐会得糖尿病吗

喝可乐本身不会直接导致糖尿病,但长期过量饮用可能增加患病风险。糖尿病是一种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异常相关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生与遗传、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可乐中含有的高糖分在短期内会导致血糖快速升高,长期大量摄入可能增加胰岛素抵抗,进而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可乐中的糖分主要为蔗糖或高果糖玉米糖浆,这些成分在进入人体后会迅速转化为葡萄糖,导致血糖水平...
李爱国
李爱国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验血能查出糖尿病吗

验血可以查出糖尿病。通过检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能够明确诊断是否存在糖尿病。空腹血糖检测要求至少8小时未进食,正常值应低于6.1毫摩尔/升。若空腹血糖在6.1-7.0毫摩尔/升之间属于空腹血糖受损,超过7.0毫摩尔/升则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餐后2小时血糖检测主要观察糖代谢能力,正常值应低于7.8毫摩尔/升,若在7.8-11.1毫摩尔/升之...
李爱国
李爱国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有糖尿病能吃钙片吗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钙片。钙片不会直接影响血糖水平,但需注意选择无糖型产品。钙是维持骨骼健康、肌肉收缩和神经传导的重要矿物质。糖尿病患者由于代谢异常,可能伴随钙吸收障碍或骨质疏松风险增加,适量补钙有助于预防相关并发症。建议优先通过饮食摄取钙质,如低脂乳制品、深绿色蔬菜、豆制品等天然来源。补钙注意事项:选择钙片时应查看成分表,避免含糖、蜂蜜等升糖成分的制剂。碳酸钙...
李爱国
李爱国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医生答疑 更多>

尿黄尿臭吃什么药最好最有效

尿黄尿臭多数情况下无需用药,需先明确病因再针对性处理。尿液颜色和气味异常可能与饮水不足、饮食因素或泌尿系统感染有关。 一、生理性因素导致的尿液异常: 饮水过少会使尿液浓缩,颜色加深并伴有氨味。建议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观察2-3天。摄入芦笋、大蒜等含硫食物也可能引起暂时性气味变化,调整饮食后即可缓解。长时间憋尿会使尿素分解产生异味,需养成及时排尿习惯。 二、病理性因素需就医确诊: 泌尿系统感染可能出现尿黄伴腐臭味,常见于膀胱炎或尿道炎。此类情况需进行尿常规和细菌培养检查,确诊后可选用喹诺酮类、头孢类或磷霉素等抗生素治疗。肝胆疾病导致的胆红素尿会呈现深黄色,伴随皮肤黄染,需检查肝功能并服用护肝药物。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尿液有烂苹果味,需紧急监测血糖和酮体。 日常需保持会阴部清洁,选择棉质透气内衣。饮食避免过量摄入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适当增加冬瓜、薏仁等利尿食材。出现持续48小时以上的尿液异常,或伴随发热、腰痛、尿频尿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到泌尿内科就诊。不建议自行服用消炎药或利尿剂,以免掩盖病情或导致电解质紊乱。
徐涛
徐涛 主任医师

按疾病找医院 更多>

男科 妇科 不孕不育 皮肤科 白癜风 牛皮癣 癫痫病 精神科 脑瘫 性病 儿科 肿瘤 口腔 骨科 肛肠 眼耳鼻喉科 肾病 甲状腺 中医 康复

周边医院 / 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