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新华医院

急救中心简介

急救中心(原急诊科)成立于1985年,目前是上海市规模最大的急诊抢救中心。急救中心自1985年成立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医疗特色,并将信息化管理应用于工作中,以其一流的设施、科学合理的流程,特变是拥有一批素质优良、爱岗敬业的医务人员,吸引了广大的病员,急诊量常年位居上海市首位。2007年9月下旬,急救中心整体迁入新竣工的急诊综合大楼,建立了急救、创伤、ICU一体化的运作和管理新模式,进一步扩大了优势和特色,医疗、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

急救中心现有专门从事急诊医学专业的医师61名,包括正高级职称17人,中级职称21人,同时拥有140余名人员编制的急诊护理队伍。近年来涌现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卫生局先进工作者”,“交通大学文明班组”,“交通大学共青团号”,“新华医院优秀青年教师”,“新华医院优秀住院总医师”,“交通大学医学院三八红旗集体”,“交通大学医学院三八红旗手”等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有多名医护人员被选派赴美国,日本,以色列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进修学习。

急救中心为国家首批急诊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急救中心的医务人员担任了中国医师协会急救复苏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急诊学会委员、上海危重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医院协会门急诊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急诊ICU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急救》编委和《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常务编委等职。

急救中心由抢救室、急诊室、急诊重症加强治疗病房(EICU)、急诊病房、高压氧舱、输液室等多个部门组成,抢救室有床位19张、EICU床位34张,急诊病房16张,拥有众多先进的仪器和设备,如中央心电监护、床边多功能监护仪、双向波除颤仪、心肺复苏机、呼吸机、血液净化仪、洗胃机、多功能抢救床、纤维支气管镜、降温毯等。急救中心医师熟练掌握气管插管、紧急纤支镜操作、深静脉置管、呼吸支持、血液净化等危重病急救技术。急救中心注重急诊患者全程医疗服务的各环节,强调在第一时间为急诊患者提供专业化的医疗服务。急救中心搬迁至新急诊综合大楼后,建立了急救、ICU一体化的运作管理模式,开通急救专号,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整合原有儿科急救模式,扩大了急危重症患者救治范围,社会效益明显提升。急诊室设有心血管急症专病诊室,抢救室开设了复苏室和创伤、胸痛诊治单元,开通了创伤及胸痛患者快速诊治的绿色通道,使多发伤、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危重病的呼吸支持和CRRT(持续肾替代治疗)的规模处于本学科领先,技术应用日臻成熟。抢救室的扩大与ICU前移相互渗透,实现急救、ICU无缝链接,提高了危重患者救治成功率。目前正在国内率先开展交通事故伤流行病学、院内院前联合抢救的研究。

急救中心承担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华医院临床医学系和全科医学系的急诊医学等教学任务,新华医院住院医生和杨浦区三级以下医院的急救专业培训任务。2005年和2006年连续2年举办上海市医学继续教育项目“急诊理论与技能新进展”学习班,2007年开始举办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急诊高级技能与模拟实训”。连续8年举办《机械通气技术临床应用与进展》和连续4年《危重病急救医学进展》全国学习班。率先在上海市开展急诊专科医师的模拟急救技能培训研究,提高了急诊专科医师的临床技能水平,对非急诊专科医师进行的急诊岗前培训走在全国前列,并将其制度化,提高了医疗质量,降低了医疗风险,确保了医疗安全,收效显著。2005年起走进社区和军营进行“心肺复苏技能培训”,效果良好。

急救中心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科研项目多项,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主编和参编过专著如《急诊医学》、《实用危重病综合治疗学》、《现代呼吸机治疗学——机械通气与危重病》等7部。在国内率先开展急诊管理、急诊医患沟通、急救技能培训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急救中心在管理方面党支部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注重理念更新、强化文化建设、倡导团结进取,充分发挥工会及团员青年的作用,设立科室的“医疗风险基金”、“职工爱心互助基金”,开展了“手拉手战高温”等活动。采取目标、层次、全程、人本管理的方法,倡导岗位锻炼、激励岗位成才,鼓励医护人员撰写管理论文、参加公益活动,从而增强了责任意识,加强了团队建设,让患者满意。

展开

科室医生

(共14位)
查看更多>>
处理各种常见病、疑难病和危重病,尤其在急诊胸痛、心衰、急性胰腺炎、脑卒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的临床救治上具有一定的造诣。
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慢性脑梗死、上消化道出血、心肺复苏、脓毒症、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急慢性心力衰竭、急慢性呼吸衰竭等各种急危重症的诊治。
内科常见病、疑难病及急危重病的诊断和救治,尤其在诸多消化系统急症诊治。
各种急危重病的诊断和治疗,如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急性肾损伤等。
对各类内科疑难杂症均有研究,对老年医学及血液流变学增高之疾病有比较深入探索、老年心脑疾病、血源黏度增高、椎基动脉供血不足疾病的诊治。
急性胸痛的早期诊断和鉴别,心肺脑复苏,危重病的救治,道路交通伤害预防。
急性胸痛的早期诊断和鉴别,难治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的规范化诊治。
脑血管疾病及后遗症,老年性痴呆及椎外系疾病的诊治。
心血管疾病及普胸疾病的外科诊治。
内科常见病、夹杂症、急危重症及疑难病例诊治,特别对消化系统急症(急腹痛、消化道大出血、急性胰腺炎等疾病)、感染性疾病(吸入性肺炎、脓毒症等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临床诊治。
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病、疑难病的诊断和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心肌病、心律失常等。
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病、疑难病的诊断和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心肌病、心律失常等。
消化系统危重病诊断与治疗,迟发型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脑血管意外、颅脑损伤、冠心病、神经性耳聋、眩晕、头痛、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等。
各类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在临床上通过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各种颅脑肿瘤、脑血管疾病,脊髓疾病等。诊治创伤性疾病,包括多发伤等多种创伤外科病种。

医院动态 更多>

我院召开干部大会宣布领导班子调整

 2014年8月20日上午,新华医院召开干部大会。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陈克宏、市委组织部宣教科技干部处处长夏明林、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书记孙大麟等相关领导出席会议。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科主任、党支部书记、护士长、党外人士代表、退休老同志代表等参加。会议由孙大麟书记主持。夏明林处长宣读了市委、市政府有关干部任免决定:任命孙锟同志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院长,免去徐卫国同志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院长职务;任命吴皓同志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党委书记,免去孙锟同志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党委书记职务。徐卫国同志发表了真挚的离任感言,他支持市委、市政府的决定,衷心感谢各级党组织长期的培养和信任,工作上的支持和关心;感谢领导班子成员对自己的宽容和帮助;感谢全体干部和职工对自己的厚爱和支持。相信全院干部、职工以及班子成员会支持好医院今后的发展;相信在新的领导班子带领下,新华医院一定会发展得更好,并取得更大更好的成绩。孙锟同志在发言时说,感谢上级组织和全体新华人的信任,特别感谢徐卫国院长的推荐。更感谢徐卫国院长长期呕心沥血,全身心投入医院管理,使新华医院创下了许多全市三甲医院的第一,为我们打好了扎实的基础。孙锟指出在荣幸之余,更深感责任的重大。面对新一轮的公立医院改革可能出现的矛盾和阵痛,将在上级组织的引领和支持下,紧紧依靠院党委,与全体新华人一起同心协力,竭尽所能、全身心地投入医院的改革和发展中,实现新华医院新的飞跃。吴皓同志在发言中表示:感谢上级组织、班子成员和全院职工的信任。今后在党委书记这一全新岗位上,将继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保持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紧紧围绕中心抓好党建工作,为医院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有效的保证。将全力支持好孙锟院长的工作,与全院职工风雨同舟、共同奋斗,把职工和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把医院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努力工作开拓创新,不断推进医院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陈克宏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新华医院主动适应社会和病人的需求,积极实施学科战略调整,在保持和发展传统儿科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成人学科,优化医教研管理结构,使学科建设呈现出百花争艳,百舸争流的新景象。徐卫国同志自1993年进入新华医院起历任新华医院党委常务副书记、副院长、党委书记,2003年11月起任新华医院院长。徐卫国同志领导经验丰富,驾驭全局能力强,能够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敢于担当,带领班子成员直面挑战,谋划医院的发展。他长期从事医院管理和医疗工作,拥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为新华医院和交大医学院的发展付出了大量的心血,赢得了新华医院全体员工的高度认可和赞扬,在历年对院长的满意度测评中满意率均为100%,并于2010年荣获“全国优秀院长”荣誉称号。徐卫国同志因为年龄原因,不再担任新华医院院长职务,这次新华医院领导班子的调整,是市委、市政府从新华医院事业发展和领导班子建设的实际出发,经过了反复酝酿和慎重研究决定的,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新华医院事业发展和领导班子建设的关心和重视。希望新的领导班子继续保持以往良好的作风和工作状态,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长,为新华医院新一轮的发展尽心尽责地做好工作。(党办)

徐卫国院长受邀在2014中国医院论坛畅谈医院职业化管理与院长职业培训

8月17日,徐卫国院长应邀出席了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的2014中国医院论坛。该论坛由中国医院协会主办,是我国医疗卫生界最大的盛会。出席对象包括国家领导、国家卫生行政管理部门领导、全国各大知名医院院长和著名企业家。徐卫国院长作为演讲嘉宾做了题为《医院职业化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的主题报告。报告从研究背景、基本内容和初步实践三个部分阐述了现阶段我国开展医院职业化管理及职业培训与职业认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近20年来新华医院在医院管理队伍建设中所做出的实践。随后,徐卫国院长出席了《中国医院院长职业培训情况调研》媒体见面会,并回答了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医院杂志、健康界等全国权威媒体的采访。《中国医院院长职业培训情况调研》项目由中国医院协会主办,徐卫国院长作为项目组组长负责项目的总体策划。在回答记者提问中,徐院长提出,推进院长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也是公立医院改革的一项长期任务。目前我国缺乏院长资格的统一标准,更没有统一的培训及认证系统,医院院长中相当一部分由临床专家转行而来,缺乏系统的管理培训。此外,院长难于专心搞管理,激励机制不健全,管理职称缺失也制约着院长职业化道路,因此徐院长建议,应当设置科学的行业培训课程,解决目前存在的培训不系统,内容重复、陈旧、应用性差等问题,并建立权威的认证体系,通过院长职业培训提升院长的管理水平和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周斌副院长作为本项目组成员一同出席媒体见面会。 

上海新华医院集团与法国巴黎公立医院集团签署国际合作框架协议

 通讯员马飞摄影史戈8月16日,在2014年中法高层论坛在北京举办之际,新华医院集团理事长徐卫国院长和法国巴黎公立医院集团(AP-HP)总干事MartinHIRSCH先生代表签署了国际合作框架协议,国家卫生计生委国际交流和合作中心高卫中主任主持了签字仪式并讲话,对双方的合作表示充分肯定并寄予厚望。上海新华医院集团成立于2005年,新华医院作为核心医院,成立运行近十年来,目前已进入全面完善提升阶段。AP-HP是法国最大的公共医疗卫生机构,集团下属38所医院,在医疗机构认证、医疗质量安全和临床路径管理方面有很多成功的做法和经验。近年来,我院与AP-HP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双方高层进行了多次友好交流。今年4月,新华医院集团第一期高级医院管理培训团赴法国顺利完成了为期两周的学习培训,第二批培训团也即将于10月启程赴法学习。此次签约将使双方在医院管理、临床医疗技术、临床医师培训等方面进行广泛而充分的合作,以国际化的视野研究中法两国在公立医院管理上的异同,在医院管理模式创新、提升临床技术水平与医院内涵建设等领域进行优势互补的协作和交流。今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在这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日子里,上海新华医院集团与AP-HP签署国际合作框架协议,意义非同寻常。这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选择,标志着中国和法国公立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踏上了新的台阶。我院副院长吴皓、周斌参加了签约仪式。

杨浦区区长诸葛宇杰一行来院考察

 通讯员潘宏贞摄影戴荣8月6日上午,杨浦区区长诸葛宇杰率副区长黄红、区府办主任朱向阳、区卫计委主任吴晓童等一行来我院考察,并前往我院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座谈。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我国著名儿科专家、我院小儿外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儿研所所长蔡威教授,我院院长徐卫国教授,党委书记孙锟教授出席了活动。座谈中,蔡威教授围绕遗传病基因诊断临床服务、细胞遗传与产前筛查、小儿内分泌、遗传代谢病诊治、小儿消化疑难病诊治等四个科研和临床服务平台,介绍了近年来儿研所开展的项目和取得的成果。诸葛宇杰区长用“精英团队、学科前沿、国家平台”高度评价儿研所工作,并表示作为地方政府要支持属地内的新华医院和儿研所的发展,要通过政府、医院和科研机构的紧密合作,以市场化机制,促使优秀的科研成果孵化并造福人民。他还希望在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筛查方面,尤其是唐氏综合征的产前筛查和先心病的早期筛查上,杨浦区能够借新华医院和儿研所之力,先行先试,率先在全市做到全区覆盖。会后,诸葛宇杰区长一行人还参观了儿研所实验室和医院小儿外科大楼及综合保健大楼。

2014年大型医院巡查检查组来院督导检查

通讯员杨歆宁8月7日,2014年大型医院巡查检查组一行13位专家来我院进行督导检查。我院院长徐卫国、党委书记孙锟、分管院领导及各职能部门负责人陪同检查。此次大型医院巡查共分为检查、整改和总结三个阶段。检查组领队在讲话中强调,本次检查的最大特点是与公立医院改革、医院等级评审、医疗质量万里行、“三好一满意”活动、医疗器械使用专项督导工作相结合,更注重对医院实际运行工作中易发生的问题展开检查,希望通过检查帮助医院查找问题,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徐卫国院长代表医院对检查组来院检查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并从我院基本情况和针对检查内容总结的亮点和不足两个方面向检查组专家进行了全面汇报。徐卫国院长表示将以此次检查为契机,虚心向兄弟单位学习,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不断提高医院管理水平。随后,检查组专家分成7个检查组对相关内容进行检查。通过查阅资料、现场询问、抽查病历等多种形式的检查,专家对我院在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医政管理、安全生产、经济运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都取得的长足进步和可喜成果予以高度认可,同时对我院的管理也提出宝贵的建议。 

新华医院“儿童癫痫”义诊活动通知

4月20日(周日)上午9点30分至11点30分,我院将在医院门诊大厅举办“儿童癫痫”义诊咨询活动。来自我院小儿神经外科及小儿神经内科的儿童癫痫疾病专家将提供咨询服务,对广大儿童癫痫患儿家长所关心的问题予以解答。同时,现场还将进行免费视频脑电图检查预约登记。本次义诊活动需在当天上午排队领号就诊,11:00停止发放就诊号。

2014全国爱鼻日科普活动通知

每年4月份第二个星期六是全国性的“爱鼻日”,今年的主题为“通畅呼吸,健康生活”。为支持“爱鼻日”全国活动,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鼻科专业专家届时将在院内举行过敏性鼻炎的现场咨询和义诊。时间:2014-4-12(周六)上午9:00至11:00地点:上海市控江路1665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门诊大厅欢迎广大市民积极参加。

心血管内科完成华东地区首例压力监测导管消融治疗房颤

3月24日,我院心血管内科李毅刚主任带领的团队成功开展了华东地区第一例压力监测消融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病例,新型导管投入临床使得房颤射频消融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得到进一步提升。此例患者是位75岁老年患者,房颤反复发作,心悸胸闷全身大汗,症状明显,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心脏超声提示左房已经明显扩大。经治疗小组研究讨论建议行射频消融治疗,鉴于患者高龄,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经讨论决定采用新型的压力监测导管进行手术。手术过程中,消融导管与心房壁有效贴靠接触,是取得疗效和保证安全的主要因素。如果导管和心房接触不良将导致消融不透,术后复发概率增加;如果导管贴靠力度过大,将出现消融过度,伤及心外组织,导致心脏穿孔和心包压塞,危及生命,增加手术危险。因此,适宜的贴靠力度是成功消融、又不产生并发症的可靠指标。李毅刚主任介绍说,目前电生理学界对房颤的消融术式已形成共识,即在环肺静脉电隔离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病情需要附加步进式左房线性消融或碎裂电位消融。达到连续和透壁的损伤心房壁才能实现永久的肺静脉隔离和有效的线性或碎裂电位消融。决定消融点是否透壁和充分,除了消融功率、时间外,主要取决于导管与靶组织(心房壁)的贴靠。导管贴靠力度与有效消融的间断率密切相关,随着贴靠力度的增加,消融间断率明显下降,当贴靠达到20g时几乎不存在间断消融现象(此时间断率仅为3%),当导管贴靠力度达到30g时完全不存在间断消融现象。随着目前压力监测导管的问世及应用,实时监测导管与组织的接触力已经成为可能。它在明显提高导管操作的安全性同时增加消融的有效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房颤的射频消融治疗将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对不同的患者实施个体化消融方案,使更多的房颤患者从中获益。房颤的射频消融治疗房颤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随着年龄增长,其发病率不断上升,60岁以上的人群发病率达4%,75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高达10%。该疾病的危害主要是中风,研究显示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卒中发生率是正常人的5.6倍,瓣膜病房颤中风发生率是正常人的17.6倍。房颤引起的中风致残率达25%左右,死亡率可达25%,不仅给患者及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也给社会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恢复和维持窦性节律对患者意义重大,然而对于大多数患者,药物转复机维持窦律作用往往非常有限,近年来房颤射频导管消融手术已经广泛开展。在包括欧洲和美国的治疗指南里,已成为阵发性房颤首选的治疗策略。

健康问答 更多>

专家科普 更多>

心脏支架手术多少钱

手术的价格高根据具体的病情和选择的支架来看。一枚国产支架需要2-3万元作业,一枚进口支架需要3万元左右。手术过程是通过造影结果来查看是否需要手术,手术主要是经桡动脉和股动脉两条通路。
姜睿
姜睿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低焦油香烟是否能减少肺癌风险

低焦油香烟不能减少肺癌风险。虽然低焦油香烟的焦油含量较低,但吸烟者往往会通过增加吸烟量或改变吸烟方式来补偿,导致实际吸入的有害物质并未减少。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任何类型的香烟都会增加肺癌风险。
支修益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治口臭吃啥药比较好

口臭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药物,具体用药需根据病因选择。口臭通常由口腔问题、消化道疾病、呼吸道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需要针对性治疗。1、口腔疾病龋齿、牙周炎、牙龈炎等口腔疾病是口臭最常见原因。细菌在口腔内繁殖会产生挥发性硫化物,导致特殊异味。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专业洁牙,使用含氯己
张天奇
张天奇
山东省立医院

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

贲门失弛缓症可通过饮食调整、药物治疗、内镜下球囊扩张术、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外科手术等方式治疗。贲门失弛缓症通常由食管下括约肌神经变性、遗传因素、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反应、精神心理因素等原因引起。1、饮食调整: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需采用少食多餐原则,避免进食过快或过饱。食物应以软烂易消化为主,如米粥、面条、蒸蛋等,避免坚硬、辛辣刺激性食物。进食时保持坐位或站立位,...
李云
李云
山东省立医院

贲门失弛缓症症状有哪些

贲门失弛缓症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的典型症状包括吞咽困难、食物反流、胸痛、体重下降和夜间呛咳。1、吞咽困难:早期表现为进食固体食物时哽噎感,逐渐发展为液体吞咽困难。症状呈间歇性,情绪紧张或进食过快时加重。食管下端括约肌无法正常松弛,导致食物滞留于食管内,可能伴随食管扩张。2、食物反流:未消化的食物或黏液常反流至口腔,夜间平卧时更易发生。反流物不含胃酸,与胃食管反流...
李云
李云
山东省立医院

什么食物最容易流产

某些食物可能增加流产风险,主要包括未煮熟肉类、高汞鱼类、未经巴氏消毒乳制品、过量咖啡因及酒精类饮品。这些食物通过感染风险、毒素积累或激素干扰等机制影响妊娠稳定性。1、未煮熟肉类:生肉或未彻底加热的肉类可能携带弓形虫、李斯特菌等病原体。弓形虫感染可导致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李斯特菌可能引发败血症或胎盘感染。孕期应确保肉类中心温度达到71℃以上,避免食用生火腿、...
张向宁
张向宁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医生答疑 更多>

多长时间做一次胃镜合适

做胃镜的间隔时间一般为1-3年,具体需结合个人健康状况、既往病史及医生建议综合判断。 胃镜检查频率主要取决于胃部健康状况。无特殊症状且无胃癌家族史的人群,通常可每2-3年进行一次常规筛查。存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等良性病变者,建议每1-2年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已发现胃息肉或Barrett食管等癌前病变者,需缩短至6-12个月复查。年龄超过40岁并伴有长期胃部不适、幽门螺杆菌感染等高危因素时,也应适当提高检查频次。检查过程中若发现可疑病灶,医生会根据病理结果制定个体化随访方案。 日常需避免暴饮暴食,减少腌制、烧烤类食物摄入,出现持续上腹痛、呕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复查。
刘晗
刘晗 副主任医师

按疾病找医院 更多>

男科 妇科 不孕不育 皮肤科 白癜风 牛皮癣 癫痫病 精神科 脑瘫 性病 儿科 肿瘤 口腔 骨科 肛肠 眼耳鼻喉科 肾病 甲状腺 中医 康复

周边医院 / 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