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科主要诊治食道、胃肠、肝胆及胰腺的炎症、溃疡、肿瘤等疾病。消化内科病房位于2号病房楼10楼,设病床98张,分东西两个病区,门诊及内镜室位于门诊楼2楼。科室先进的医疗设备包括:日本进口奥林巴斯染色及放大电子胃镜、超细内镜(经鼻)、超声内镜、十二指肠镜、染色及放大电子结肠镜,电切、电凝设备(氩气刀)2台、全套清洗消毒设备2套等。目前科室医师14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3名、其中硕士研究生6名。年门诊量约1.2万余人,年住院病人数4000余人,每年胃肠镜检查5000余人,镜下治疗约1300余人。科室人员以中青年医师为主,既有蓬勃向上的朝气,又有扎实的业务能力,多数医生都具有在国内知名大医院学习进修的经历。
专科特色
胃肠镜检查是诊断消化道疾病最好的方法,为诊断消化道疾病的金标准。传统胃肠镜检查,时间长、痛苦多、往往恶心、呕吐、腹痛给胃肠镜检查带来困难,或者病人一听到胃肠检查就恐惧或拒绝检查,使病情得不到及时检查而延误诊断及治疗,造成终生遗憾。
我院已开展无痛电子胃肠镜检查,深受患者及家属的好评。
与普通胃镜相比具有以下优势:
1、无痛苦:患者在检查、治疗过程中无任何不舒服,对精神紧张的患者、对胃肠镜检查恐惧的患者,无痛胃镜、无痛肠镜是您的理想选择。
2、创伤小:在无痛性电子胃镜下,对消化道出血、息肉、溃疡狭窄还可以进行多项微创治疗,让患者免于手术开刀之苦。
3、时间短:排除检查前的预备时间,从检查开始,几分钟内即可完成。
4、更精确:电子胃肠镜拥有目前其他检查手段无法代替的优势,尤其是一些微小病变甚至粘膜层的病变,均可明确诊断。并且具有放大功能,更进一步增加了诊断的准确性。
消化内镜室除常规开展胃肠镜检查,还进行内镜下治疗,常见治疗包括:消化道早癌的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切除治疗术、消化道狭窄扩张治疗术、球囊扩张术、食道肿瘤支架置入术,内镜下消化道异物取出术、胃结石碎石术、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内镜下套扎及注射治疗等。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等治疗有独特疗效。
科室的新技术、新业务、新设备
内镜粘膜剥离术:将消化道早癌、良性肿瘤由传统的外科手术改为内镜下完成病变的切除,即消灭肿瘤,又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器官功能,减轻病人痛苦,降低病人的费用,创伤小、恢复快,深受患者欢迎。
NBI系统胃肠镜:NBI即窄带成像术(Narrow Band Imaging,NBI),是一种新兴的内镜技术,主要的优势在于:不仅能够精确观察消化道黏膜上皮形态,还可以观察上皮血管网的形态。这种新技术能够更好地帮助内镜医生区分胃肠道上皮、胃肠道炎症中血管形态的改变,以及胃肠道早期肿瘤腺凹不规则改变,有助于早期发现消化道癌前病变及早期肿瘤,早期治疗,治愈肿瘤不再成为神话。
脾动脉栓塞术: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将明胶海绵阻塞脾脏的部分供血动脉,使脾部分区域梗死机化,产生脾切除效果。适用于:
1、门静脉高压所致的脾功能亢进;
2、门静脉高压所致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4、脾脏肿瘤。
可对以下疾病进行治疗:
(1)解决脾动脉亢进;
(2)缓解脾大;
(3)降低门静脉压力;
(4)预防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5)治疗食管胃底曲张破裂出血。
肝动脉栓塞术:将导管选择性或超选择性插入到肿瘤供血靶动脉后,以适当的速度注入适量的栓塞剂,使靶动脉闭塞,引起肿瘤组织的缺血坏死。目前最多用于肝癌的治疗,包括: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或肝动脉插管化疗灌注。也可用于治疗:肝血管瘤、肾癌、盆腔肿瘤等的治疗以及鼻咽癌、肺癌、消化道、盆腔肿瘤大出血时的栓塞止血等。
科室医生
(共6位)